网站首页 人大概览 重要会议 信息动态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乡镇人大 政策法规 市人大网
人大概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信息动态>上栗县人大:执为民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上栗县人大:执为民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5-07      点击数:6174       来源:江西人大


仲春时节,走进上栗县长平乡,山水相依,房屋错落有致,小道两旁绿树成荫,成片的油菜花田连接着天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中描述的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在这里重现。

2022年,上栗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县乡人大代表帮百户、助百企、兴百村”主题活动,全县252名县人大代表和797名乡镇人大代表组成161个帮扶小组,与243户农户、161家企业、161个村(社区)进行结对帮扶。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用心、用力、用情履职,为民解忧、为企纾困、为村赋能,以实际行动开创了“人大代表关心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三百”活动汇聚出的磅礴力量,正推动一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在上栗徐徐展开。




帮百户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彰显代表作为

桐木镇城冲村村民张运秒,因儿时患有脑膜炎导致智力残疾,丧失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曾经的住房因年久失修早已无法居住,多年来他与母亲两人寄居各处,生活十分拮据。

县人大代表、鼎隆烟花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红在与选民沟通联系时得知此事,出资建造新房,为张运秒母子提供了容身之所。“感谢张代表,他不仅帮我们盖房子,让我们有地方住,还像家人一样时刻记挂着我们。”张运秒的母亲激动地说。张开红逢年过节都会给村里的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不仅如此,为方便村民出行,张开红多次出资硬化翻新村里的泥泞小道,赢得村民的频频点赞。“我也只是尽我所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张开红谦虚地说道。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长平乡蕉源村村民朱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易冬梅、朱圣根代表所在的帮扶小组了解到该情况,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其申请助学基金;县人大代表、金山镇人大主席肖志鹏在山口村走访联系选民时,了解到当地有6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学子,及时帮助联系仁泰教育基金给予资助……

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资源优势,帮助低收入困难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解决上学、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实现对全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结对帮扶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助百企

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代表担当

巍巍岐山,悠悠栗水。上栗县因花炮而兴,有上千年的花炮生产历史。在这岐山栗水间,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74家,从事烟花爆竹销售管理和业务的人员达6万人,生产的烟花爆竹内销总产值占全国总量的28%。

上栗县宝利烟花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金生近来心情颇为舒畅,自2023年6月底拿到生产经营许可证后,仅仅半年就创造了1600万元产值。“多亏了黎汝福代表的多方协调,才让我们能够快速投产。有困难、找代表,准没错!”陈金生开心地说。原来,县人大代表黎汝福在驻村时了解到该企业苦于处理项目用地与当地村民祖坟的纠纷,于是多方奔走、会商协调,终于在2023年推动相关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个长达两年的“老大难”问题。

“作为人大代表,为企业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黎汝福坦言。

“三百”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坚持每月走访所结对帮扶的企业至少1次,引导他们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及时为企业通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政策、投资方向等信息,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帮助企业谋划产业发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为企业发声、为发展献策的履职故事不断涌现:燕安花炮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因土地规划调整导致后续无法新建厂房,周建萍代表所在的帮扶小组积极主动对接主管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现如今,该厂已吸纳近百名当地村民就业。喻朝阳代表所在的帮扶小组积极主动为本村小微企业提供用工资源,调解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县人大代表何显桂深入开展打通九江港出口烟花运输通道的调研活动,为上栗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言献策……



兴百村

在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中彰显代表情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春寒料峭,但长平乡长平村的星茂农业和食品产业园却是一番热火朝天景象,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的黑山羊、手工挂面、老月饼畅销省内外,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县人大代表、长平村党支部书记李平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三百”活动的号召下,李平因地制宜,努力提高村民参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激活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他带领村民成立长平食品协会,创建长平食品产业园,打造了“长平老月饼”“长平手工挂面”等传统地方特色食品,创收3000余万元。同时,他盘活已退出的花炮企业厂房,打造黑山羊育肥基地,把黑山羊养殖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不断推进养殖产业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该基地现已养殖黑山羊10000余头。

“我们采取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引进养殖大户订立羊场租赁协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李平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所在岗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头雁”作用,根据代表所在选区,安排代表帮扶小组联系村(社区),依托调研走访、“包村长”等工作机制以及“群众贴心日”活动,引领人大代表积极为乡村建设献智出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县人大代表、福田镇长塘村党支部书记熊明针对长塘村农业生产缺水问题,多方奔走协调,筹资9万元新购水泵等设备,安装抗旱管网1600余米,并另筹资8万元兴修农田灌溉水渠8000余米,使全村缺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县人大代表、杨岐乡南源村党支部书记龙启芳利用自己善于种植的一技之长,和村“两委”合计投资几十万元开垦南源村燕窝岭一处荒山,发展高山果蔬混种产业,除了种植高山西瓜、甜瓜,还栽种了玉米、辣椒等农产品,有效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县人大代表江宗意、戴集峰在鸡冠山乡横下村、鸡冠村组建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监督,助推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打造横下村潘美塘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鸡冠幸福小区、高田村等美丽村庄示范点……

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变化、一份份责任,印证着县人大代表为民解忧、为企纾困、为村赋能的坚实足迹,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上栗代表故事”将一直延续,永不落幕。(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辑室秦仿洁、上栗县人大黄海艳供稿)